“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一、知识拓展
1. 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雎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背景资料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文题解读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4.知识链接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古今异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义:两种含义,①博学;②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
(2)一词多义
明:
(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
(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
道:
(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
(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
(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修:
(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
(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
(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3)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先齐其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4)特殊句式
倒装句
在止于至善(即“在于至善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即“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
(5)词语积累
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止:至,到。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静:心不妄动。
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虑:思虑精详。
得:处事全宜。
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庶人:普通百姓。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2. 主旨点睛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白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3. 重点难点
重点
本文第一段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第一段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难点
①“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
“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根本要求。“亲民”,有一种解释就是要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美好的品德得以弘扬。“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已的目标是什么。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
②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已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本文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思想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阅读指导
1.层次解读
第一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至善”的途径。
第二段:点名《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文本特色
深邃隽永,哲理深刻
(1)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晶。
(2)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
《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渐,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
在国内有很多的学生才决定了去德国留学之后,在网上了解到如果想要去德国留学的话,必须要具备德语能力。那么你知道去德国留学需要学习德语吗?事实上,对于很多第1次去德国留学的学生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2020-03-30 10:59:56
我相信每一个留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之后的就业问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去澳洲留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内的就业压力太大了,所以说学生们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就选择去澳大利亚留学。每个留学生...
2020-09-19 13:59:24
对于每一个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大家最重视的或者是不可忽视的,就是费用这方面的问题,在最近这几年当中,有很多的学生就选择在高考之后去国外留学,那么你知道高考之后去国外留学的费用是多少吗?接下来就...
2020-09-22 21:14:18
一、优势 1,无培训费和低生活费用 2,学历认可度特别高 3,会法语和英文双语版就是你的独到之处,双语版优秀人才 4,位于欧洲地区,度假旅游便捷,欧盟国家一家 5,法国和国内的关联 6,学生就业优...
2021-09-10 17:51:00
一、报名日本的大学,可以将高考分数做为参照 尽管我国的高考分数针对日本的大学的录取结果沒有危害,可是我们可以依据现阶段赴日留学生的入学情况,统计分析出不一样按段的高考分数可以进到哪一类的日本的大...
2021-12-04 17:27:00
办理日本留学签证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近年来申请日本留学的学生一直都很多,而留学签证办理也是很多人现在在关注的。 一、签证办理技巧 1、提高语言能力 签证官会用日语问申请人一些关...
2021-12-22 13:19:00